白河精神——真、善、美与精、气、神

编者按:2023年9月18日上午,延庆区老干部局组织退休老干部学习“白河精神”。特邀请《白河之光》作者石中元先生做专题报告,讲解《白河之光》分享传承白河精神。下文是石中元老师的报告内容:

c53679c167334113bf5b15b8dd6d7143

延庆区老干部“白河精神”学习报告会

首先,为在坐的老干部们身体健康而鼓掌。

为当年参加白河引水工程的在坐的老同志们鼓掌。

讲座有三方面内容与各位领导与老师们分享:一、《白河之光》一书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真善美;二是,白河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延庆区的具体体现;三、说说白河精神与我们的精气神。

一、《白河之光》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真善美

《白河之光》一书是2019年3月开始写作的,2019年5月份完成了草稿,后来又几易其稿,2021年12月出版。感谢延庆区作家协会主席周建强,是他首先想到并策划了《白河之光》。在2019年3月以前,他先后给我打了三次电话,前两次电话,他说,当年修白河值得一写,我没有答应,理由是我从没有到过白河水库,我不了解当年的情况。他给我打第三次电话时,我不能再拒绝了。我想,不就是写白河水库那点好人好事吗?不就是浪费点时间和精力吗?我说可以试试看吧。当时我想得简单,等接活之后,才知道事情远远不是我这样的想法。

我先后采访了几十位当年的“白河人”。我这才认识到,白河引水工程是1949年建国以来,延庆人干的最大的一件事,而且取得了大成功,当时的延庆县的每家每户都参与进来了。可能有人说,修官厅水库不比白河工程大?但是,修官厅是中央水力部牵头的,包括后来延庆历史上的几件大事,是中央签头,北京和延庆人民参与到其中的。而白河引水工程是延庆人主动干的、自己干的,可谓是举全县之力,历经14年,总投工7900万个,最多时白河工地在册民工达到7000多人,这还不算没有注册的,大会战时有上万民工参与,声势浩大。1976年5月16日实现了14里长的隧洞全程贯通,为当时北京市乃至全国水利建设工程之首,而且挖山洞的工具,起初是洋稿,铁钎、大铁锤,令人不可思议!

《白河之光》是一本二十多万字的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以文学手法反映现实生活的体裁形式。我在构思和写作中,力求做到真善美和谐统一,挖掘出20世纪70年代的延庆人的生动可爱的形象。

9a29f5ad39c2478bbc4b7aa63f47ef8f

延庆区老干部“白河精神”学习报告会现场

1.首先——求真

报告文学的真实,包括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和作者的真实。我可以自豪的说《白河之光》一书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是有依据的,不是瞎编出来的。

这本书体现了那个年代延庆人的实事求是的党风和延庆人民淳朴的民风。例如,郭春云总指挥,一身作则、身先士卒,能拿得住事。他对手下几个副总指挥及指挥部的几个科长,要求严格,大家工作积极认真。对下面的民工和霭可亲、平易近人、息事宁人。当时民工住的工棚失火一次,他不让民工冲进燃烧的工棚中去,担心民工烧伤了,同时建立健全防火防灾责任,责任到到班组,责任到每个人。同时也不让往上级报告。如果往上面报了警,上级来人追究责任,上级机关的各个部门都来问责,白河工地就要停工停产,这个活就没办法干了。据我了解,白河工地,地震一次,大火烧了两次,下大雨,洪水将工地冲垮了两次,至于在施工中的塌方塌陷,不知道有多少次,每次都化险为夷,体现了当年的“老革命”敢作敢为,敢于担当的精神。

每个星期天,白河工地指挥部所有的人员一律到工地,到井下参加义务劳动,郭春云、许丛林等人从124米深的6号井,坐罐龙到井下隧洞,用双轮小推车将隧洞的石头碴子推出来。从隧洞一千多米的深处推着双轮车,虽然吃力,但指挥部的人员都能坚持下来。民工一班推四趟(8个来回),指挥部两个干部按一个民工的指标推进推出4个来回,不完成任务不下班。

《白河之光》这本书,有许多章节是真实的片断。当年在白河工地有一个顺口溜:“白河民工真叫棒,吃窝头、睡凉炕,白天下井眼,黑天找对象”,“白河工人黑脖子,膈肢窝里挟着饭盒子,白天钻洞子,晚上拍婆子”。

当年,白河民工常吃的是窝窝头、熬白菜。一个熬白菜3分钱,两个窝窝头5分钱,一顿饭8分钱。饭量大的男民工舍不得吃第三个窝头,家里困难的女民工,往往两人合伙买一个菜。刚修白河时,民工们住在村民家闲置的房屋里,后来住自己搭建的简易工棚,冬天冷、夏天闷,十几个人睡的是大通铺,但是,大家情绪高涨,虽然艰苦,却很快乐,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今天的艰苦奋斗是为了明天的幸福生活。

真:真实,每个人都希望知道真相,尤其是是假话盛行、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的年代,人们更渴望读到历史真相的书。《白河之光》一书2021年12月初版后,虽然反响不错,但知道当时内情的老白河人,给我指出了书中的一些错误,主要是有些人名弄错了,主要是白河光荣的名单错的较多,这让我十分不安。当年白河引水工程负责宣传的马玉昌等人,阅读了《白河之光》之后,给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纠正了几十个地方的人名。为此,我利用重印再版的机会,改正了人名,同时我又增加了拾遗补阙一个章节,由原来的九个章节,增加为十个章节。此书更加真实、可靠、可信。我主动要求出版社再版,2023年7月出版社第二次重新印刷出版,我包销了一千册。《白河之光》一书订正了一些漏误,这让我安心了,我可以放手了,可以从事其他方面的写作了。

b7f9718fed18415183934a2144324974

延庆区老干部“白河精神”学习报告会现场

2.其次——求善

当年的延庆人在白河工地,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的民工,淳朴而善良。当时修白河水库时,明文禁止青年男女在白河工地搞对象,不准在工地谈情说爱。但郭春云既坚持原则,又实事求是。白河工地没有结婚的青年男女太多了,好几千人,收工之后,夜暮降临了,山脚下,树林里,便是相好的场所。指挥部有些领导人看不惯,要郭总指挥管一管。郭春云理直气壮的说:“男女相好,影响了劳动吗?没影响劳动,你管他们干什么!不该管的事,咱们不要瞎掺和。”

工地指挥部有一个干部,与一个已婚的女民工乱搞,有人来告状。郭春云把那个干部叫来。毫不客气地批评:“你说你,论你官,你官不大;论你钱,你钱不多;论长相,你没有三块豆腐高。论岁数,你给人家当爹都差不多。老牛还想吃嫩草,你就没有撒泡尿照照你是啥德性?亏你还是个党员干部。你这叫道德败坏,你这叫损坏白河指挥部的形象”。说得那个干部面红耳赤,恨不能找个地缝钻下去……

善:对别人有益处而适当的良知行为,比如做善事,帮助他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日行三善”。——眼善、语善、行善。眼善就是看父母家人、看亲戚朋友、看自然万物,用温和和善的念头去看,心存感恩。不恶心恶意、不满怀仇恨。 ——语善,说好话、不骂人。不口出恶言、不挑拨离间等。——行善:做善事,帮助人、鼓励人。只要行善,人的福报会越来越大,寿命也会长些。《白河之光》一书的许多章节,例如第五章白河互助,写了义务修鞋匠宋兆顶,纪录了白河民工拾金不昧、舍己救人的事迹等等。当年的白河人既有眼善、语善,更有行善的好行为。

3.继尔——求美

美:从感知或情感出发,比如:艺术美,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其反义是假、恶、丑。《白河之光》不仅包含着真实的内容,还有完整的艺术形式,力求融入艺术精华,书中有许多诗词歌唱、名言哲语,尤其是在在第四章白河歌声,第八章白河生活,用诗情画意的文学手法写人记事。用独到的发现,用独特性的角度从事写作。

全书分为九章,光看每章的标题,如白河大禹、白河怒吼、白河隧洞、白河大坝、白河干渠、白河人物等标题,可以发现,我在写作中是在首尾呼应,气贯全篇。既不刻意美化和拔高,也不刻意丑化和贬低。全景式报告文学表现为批判之美和关怀之美。《白河之光》侧重于关怀之美,在这里不必举例,大家读读《白河之光》,即知。

792b765ed76f46f9a75e574b8362e21f

二、白河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延庆区的具体体现

“南有红旗渠,北有白河堡”,兴修白河水库的过程,孕育出优良作风,形成了“白河精神”。

现在,我们在广播电视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是有多少人思考过,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到底是什么?

有一位领导是这样说的:“我觉得中国不断学习、刻苦耐劳、持续创新、渴望致富的中国企业家和中国老百姓,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的基本面,而且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这话值得品味,破局当下的经济结构性困境,需要刻苦耐劳、忍辱负重地创新技术、生产好产品。而《白河之光》一书提供了一种破解当前困局的思索:那就是“白河精神”——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这种“白河精神”,在《白河之光》一书第九章第三节:南有红旗渠,北有白河堡(见本书191页)是这样归纳总结的——

20世纪70年代“白河人”锻造出来的白河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在中华大地上,白河精神如同一股涓涓不息的溪流,汇入了中华民族的大江大河,共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效仿天而自强不息,君子取法地而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人应当向天和地一样,学会坚强与包容,在稳重中走向成功!

北京延庆人在白河引水工程中,锻造了气壮山河的“白河精神”。这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成为延庆人民顽强抗争、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的一个象征。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不能少,艰苦创业的好传统不能丢。奋发图强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在每一项任务中去实现。

三十多年前,我在延庆县委宣传部工作时,当时的县委书记是杜德印,副书记是白玉明,县长是姜永州,常务副县长是赵振东。我和县委、县政府的同事们一道,宣传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甘落后、开拓进取的延庆精神,发挥了延庆冷凉战略的优势,打开延庆封闭的山门,走向开放。尤其是冷凉战略的实施,使延庆与先进地区的联合紧密了,逐步摆脱了延庆与张家口落后地区的联系,加强了与北京市的联合与沟通。我有幸在那个年代,为延庆做了一点儿宣传工作。更荣幸地是,今天,在延庆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使《白河之光》一书得以成稿,使延庆人自己培育的白河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白河精神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丰富,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体现和焕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白河引水工程成功的最大的根源是民众的支持,动员了延庆县全县的老百姓。白手起家的“白河精神”——如今需要提倡,更需要发扬下去!

c6b94b8e28764671abb5daace2be0193

三、白河精神与我们的精气神。

现实社会中,常有社会地位很高,经济情况很好而晚年生活不愉快的,也有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经济条件一般,但活得快乐高兴。他们的差别在于心态,在于会不会安排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于有没有一股子精气神。百岁老人有一个共同点: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而且每天有事情做。

俗话说,忧愁烦恼,使人易老。说说笑笑,通通七窍。今天在坐的各位老同志,能够来参加这次讲座的分享会,这说明大家心平气和,身体安宁。说明大家退休以后,从思想上、行动上淡化了做官意识,淡化了级别意识。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作。培养兴趣爱好,结交社会朋友,注意煅炼身体,经常读书学习。大脑不衰,全身不衰。为此,有一首《不老歌》,我与大家共同勉励——

世人都知晓,人老心先老。保持童心悦,百岁仍年少。

天真无忧虑,好学探奇妙。幽默生童趣,天天多欢笑。

歌舞琴棋乐,诗词书画奥。广泛忘年交,遇事不烦恼。

当个老顽童,长寿心未老。健康人生路,步步朝阳照。

《妫川文集》主编乔雨先生,在此书的“跋”写道:“《白河之光》是展示延庆人波澜壮阔,改天换地建设家乡的壮丽画卷;是记录妫川儿女在那个建设年代中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群芳谱。”——乔雨先生的序言,高度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真、善、美,以及那个时代的智、仁、勇。这种“白河精神”让我们心大如水,我相信大家在读了《白河之光》之后,同我一样,将接受了一次白河精神的洗礼,境界将得到一次升华。是的,有了白河精神,有什么沟坎迈不过?有什么事情想不开?

(新闻图片由地处延庆绿韵广场的“阳光与海音乐书店”提供)

石中元

2023年9月12日晚撰写

2023-9-13二稿

“白河精神”讲座人石中元简介

83a43c63d0aa46449b4431b4d8ae345b

石中元:生态环境保护作家,原中国人事出版社编辑室主任,首都出版界高级编辑,20世纪80年代曾任延庆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长期研究并破解: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和养生预防保健问题。著有《公务员健康益寿常识》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7年2月版、《中老年人保健必读》金盾出版社 2013年4月版、《走向素生活》金盾出版社出版2015年3月版。环境保护提示丛书:《了解环境》《治理环境》《生活环境》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1月版。出版30余种有关养生保健、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著作。

b6af05f579b8437297b24e4fe9ee792f

石中元著《公职人员健康益寿常识》中国人事出版社 2010年3月版

f76f9907c73249b6afaa479af87dd3e6

石中元著《中老年人保健必读》金盾出版社 2013年4月版

10c85a6b8902454b967b5489201a19f8

2015年3月,金盾出版社出版了《走向素生活》(石中元著),此书走进了全国三千家农家书屋。

da8faba67120411ba5e3fa965a1d5eef

石中元著:环境保护提示丛书3本:①《了解环境》②《治理环境》③《生活环境》合计70万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