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元:“妫川文学”诞生记

3-22041211163V47开篇引言: 妫……

据《左传》等文献记载,上古八大姓有“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妫占其一。妫姓的始祖,可以追溯到虞舜。舜的七世祖名昌意,昌意的儿子为颛顼,颛顼的儿子为穷蝉,穷蝉的儿子敬康,敬康的儿子句望,句望的儿子桥牛,桥牛的儿子瞽叟,瞽叟的儿子就是舜。妫是舜的后裔,尧把娥皇、女英嫁给舜。让舜居住于妫水之边。

舜后,禹继位。禹之子启建夏朝,封舜长子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虞姓源于此。商朝后期,舜的后代阏父(又作遏父)投附于周文王,任陶正之官。周灭商后,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与阏父之子妫满(舜33代孙),妫满被封为陈侯,其所在地陈(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都城宛丘。妫满史称胡公满、陈胡公,他的后代以国为姓,从而产生了陈氏姓族。

如此显赫的妫姓,怎么会消失呢?《新唐书·宰相世系》载,周武王时期,将妫姓人分封到了陈。后来妫姓人与陈姓人融合,结婚生子,渐被同化,于是妫姓慢慢变为了陈姓。由于战乱,有一部分妫姓人逃到齐国,隐姓埋名改田姓。战乱不绝,改姓不断,很多妫姓改为其他姓氏,于是妫姓渐亡。历经数千年繁衍播迁,舜一系妫姓望族,从中派生出60多种姓,如陈、田、姚、胡、孙、袁、夏、陆等。

现今妫水河是延庆最大的河流,两岸风光秀丽,酷似江南,自东向西横贯延庆川区百里盆地,沿途有9条支流汇入,在延庆西南大路村入官厅水库后,再入永定河,流域面积一千余平方公里。所以,延庆有“百里妫川”之说。

你想善养浩然之气吗?长啸一声,山鸣答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站在北京延庆小海陀山往南眺望,延庆妫川大地尽收眼底。为营造北京冬奥盛会的良好氛围,北京市延庆区妫川作家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由乔雨先生主编的《妫川文集》(北京出版社、2022年1月版),是北京出版集团联手延庆妫川作家向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集体致敬,是献给冬奥会的一份文化厚礼。

《妫川文集》遴选了11位作家,12部作品集结出版,涵盖诗歌、散文、小说、古典诗词、报告文学、摄影等多种体裁的作品。妫川作家们以细腻的笔触,传播中华文化,书写百姓文学。室雅兰香的《妫川文集》丛书,既有小家碧玉,更有大气文章。好文字让人心怀豁达,好作品让人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敬畏以及对祖宗的感恩。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便有了慈悲之心,活得真实、淡泊、通透。

一、妫川文学与长城文化带建设”论坛

“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为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2021年金秋十月,在由中国作家协会支持,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以新时代新文学新使命”为主题的第六届“北京十月文学月”系列活动中,成功举办了“妫川文学与长城文化带建设”论坛(注:以下简称为《论坛》)。

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承载了北京“刚柔并济、山水相依”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历史,是北京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精髓和象征。那么,妫川文学则是镶嵌在长城文化带上的一颗明珠;《妫川文集》是长城文化带建设的一个硕果,促进了北京的文化建设。

在《论坛》上,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著名作家邱华栋指出,延庆山河壮丽,拥有粗犷、豪放、酷烈、大气、深沉、开阔的美感。独特的自然风貌,必然会影响到作家的写作风格。《妫川文集》是延庆文学成果的集体呈现,是北京出版集团助力北京地方文化、地方文学的一个重大的举措。《妫川文集》收录的作品大部分是在全国文学期刊和报纸上发表过的,还包含了曾获得过全国各种文学奖的作品,有的作品达到了当代文坛的艺术水准。

在《论坛》上,乔雨先生对我说:请记住2021年10月29日这一天,“妫川文学”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和地域文化符号,今天正式进入中国文坛了!感谢赵安良老师,感谢周建强、林遥、周宝平和许青山,感谢所有为妫川文学奋斗的人们,延庆历史会记住这一刻!为此,郭东亮先生赋诗:“妫川十月叶正黄,长城文化雁成行。不忘初心春秋笔,文学深处是故乡”。

“妫川文学”新词符合中华成语四字格式。成语,尤其是四字成语,是汉文化中一个特色独具的宝库。短短四句凝聚丰富的含义,集中反映了中国古老文化中几乎所有优秀的历史典故,并且体现了汉语的各种主要语法现象。四字成语除了音节和对偶的需要外,还由于四字结构恰恰是可以构成任何一种单句句式的最简单的形式。

本文编撰的“妫川文学”一词的内涵与外延,由于时空所限,有别于“延庆文学”一词,但他们关系密切。“妫川文学”新词具有中国气派、地域特征,是读者喜闻乐见的语势。“表意抒情,状物叙事,可随宜得施,且可连连使用,广效其能。”(石云孙《修辞纵横》)。

四字语是中国语文的特点之一,以语意反复见胜,不以字词重复为嫌。成语如“信手拈来”、“举重若轻”,把奥妙无穷的汉字展现给世人,增添了汉语文化的魅力。选词精到的“妫川文学”四字,将来,或许为中国成语锦上添花。

笔者对“妫”字情有独钟,因为妫是舜的后裔。《礼记.中庸》有“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之句。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崇尚先王之道,尤其称颂尧舜以来的传统文化。杜甫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诗圣杜甫,文脉延续,不绝若缕。

笔者对“妫川文学”情溢于表: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如四时之序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妫川文学”暗藏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之文;明显政通人和、风俗淳厚之章。

妫川文学经过几代人,几十年含辛茹苦的坚守与奋斗,终于迎来了文学新纪元。以《论坛》为分水岭,“妫川文学”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和地域文化符号正式亮相中国文坛!以成建制的作家群,一次12本作品成套推出市场的《妫川文集》为标志,“妫川文学”品牌正式进入社会大众视野和图书市场。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孟广臣先生为代表的延庆作家,引导一批年轻作者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走出了乔雨、远山、周诠、张和平、林遥,连禾、谢久忠、华夏、石中元、孙广勋、张义、武光、姚二林、孙钊,陈超、浅黛(以中国作协会员、北京作协会员顺序)等80余位作家,用心中深沉的爱和手中灵动的笔,不断谱写妫川文学的华章。“妫川文学”不再仅是妫川人自己的文学,正以开放从容的姿态,走向全国,逐渐形成一个文化概念和地域文化符号,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妫川文学”的诞生,是延庆众多作家潜心写作的结果,其中有三位人物不得不提:孟广臣是妫川文学的“提灯人”,乔雨是妫川文学的“领航人”,周诠是妫川文学的“举旗人”。

二、妫川文学的“提灯人”——孟广臣

原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浩然(1932年3月25日~2008年2月20日),将“写农民,为农民写”作为创作宗旨。浩然生前与孟广臣是好朋友。浩然在《泥土巢写作散论》一书写道,我认识的第一个延庆人是孟广臣。孟广臣是个聪明人,能作诗能写小说,据说还会拉胡琴,上舞台给演节目的妻子伴奏。因此我就认定延庆县必定是个文化发达的富庶之地。及至七十年代初期,老孟真的把我引到八达岭长城外边的延庆,才发现这里被高山大川封锁的相当闭塞,致使诸多方面的建设发展都比较落后,文学园地更是贫瘠和荒凉。除了老孟,还有一位常写诗歌的郤连禾和一位朝文学这边试步的中学教师刘国春。可以说,他们三个人就是那个时代延庆的“文学界”……

年轻作家林遥(北京市延庆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代表),在他的《根植泥土的灵魂——怀念中国乡土文学作家孟广臣》一文中写道,孟广臣先生从上个世纪50 年代末开始提笔写作,在笔墨耕耘中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他既是京郊最年长的作家之一,也是京郊奔波跋涉得最艰苦、最顽强的作家之一。2003年,年过古稀的孟广臣先生学会用电脑写作;2005年,他出版《阪泉儿女》《拓荒》两部长篇小说,改写了延庆没有作家写长篇的历史;2015年,他又不辞辛苦,出版了一部厚重的《吾土文心——延庆文学六十年杂忆》,回顾了延庆60年来文学事业发展。在这本耗时两年完成的书中,他以诗歌、散文、小说、曲艺和民间文学等发展史为纲,按不同时期的典型人物分类,全景式地盘点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延庆地区50余名较有建树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梳理了延庆有影响的文学活动。他对每位作者的代表作及精彩章节都作了介绍、点评,并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谦称自己是跋涉文坛的一名“老兵”……孟广臣先生是延庆文坛的一面旗帜,他走了,仿佛带走了一个文学时代…..

三、妫川文学的“领航人”——乔雨

如果说,孟广臣先生是妫川文学的“提灯人”,那么,乔雨先生便是妫川文学的“领航人”。1996年8月,他和曹金刚先生一起主编了《延庆文学作品选》(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版),这是延庆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亦是延庆作者首次在社会上公开亮出;幸运的是,笔者是该书的责任编辑。2001年8月,乔雨主编了《妫川文学作品精选集1950—2001》(上下册)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2012年12月主编了《妫川文学作品精选集2001—2011》(三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12月版。今年主编12卷本《妫川文集》、北京出版社2022年年1月出版。

由乔雨发起设立的“妫川文学发展基金”2018年7月正式启动,资助延庆籍作者出版文学作品。乔雨先生的“妫川文学”情结,如同陈超先生参加2021年迎中秋《妫川文集》座谈会上所语:“催种杜鹃情切切,报捷乌鹊语咻咻。妫川幸有率军者,引领鸿群向斗牛。”

乔雨自1995年直到今天,数十年来,为推动妫川文学事业的发展,默默耕耘。他激励延庆文学创作;鼓励本土作家精品创作;筹资为他们出版书籍;举办妫川文学座谈会、研讨会和论坛。在他的不懈推动下,“妫川文学”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和地域文化符号进入中国文坛。他积极奔走,设立妫川文学发展基金,保证妫川文学发展的持续性;设立“妫川文学奖”,把妫川文学推向新的高度;携手北京出版集团,成规模地把妫川作家群推向市场;编纂妫川文集,填补了北京各区出版地区文集的空白。

2021年10月16日,乔雨在受聘延庆区作协名誉主席仪式上的致辞:妫川文学取得今天的成就非常不容易。我们要心怀感激。这里有孟广臣、刘明耀、陈超、孙钊、连禾、张夙起老一辈作家含辛茹苦的坚持。有谢久忠、石中元、刘利华、华夏、张和平、尤恩泽一辈妫川文学中坚力量的坚守。有郭东亮、周诠、林遥厚积薄发的光荣。更有赵安良、赵万里、朱琳、孙守凯、许青山、周宝平这些一边创作一边为作家默默奉献的护航者之艰辛。这里我们不能忘记浩然、舒乙、刘恒、杨庆祥、杨晓升、马役军这些大作家多年来对妫川文学发展的关爱与支持。而我们表达感激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出作品,出好作品,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

四、妫川文学的“举旗人”——周诠

墨润妫川情怀,笔随百姓心声。2016年6月3日,北京市延庆区作家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周建强当选为作家协会主席。自此,延庆进入了妫川文学的新时代,周诠成为了妫川文学的“举旗人”。为此,北京作家协会主席刘恒发来贺信——寄延庆同仁语:大家都是同类,不必说客套话,大话空话更不必说。聚在一起做事,少不了雄心。然而,无论彼此有怎样的来路与志向,也不可高估了自己。我们及我们手里的笔,处于什么位置,具有多大的能量,诸位心头想必都是有数的。尽管如此,似乎也无须小瞧了自己,我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犹如一滴汗或一滴泪,乃至一滴血,它们终将在民族精神世界的年轮里留下痕迹,哪怕是卑微的痕迹。我们的人生将以此为荣。不赘。刘恒顿首。丙申夏日于杭州。

几年来,延庆作家协会工作干得有声有色。2018年,延庆区作家协会全年组织文学培训、交流、采风活动10余次,参与人数近千人次。2018年首届妫川文学奖评中,共有6部作品荣获妫川文学奖。2019年,张和平、林遥等6位延庆作家的作品分获4个奖项,金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暗斗》获得冲击国内外文学大奖省部级奖励,3部作品获得妫川文学发展基金出版资助。以文会友,谱写人生,邀请国内名家担任《妫川》文学刊物顾问;举办“阅·享读者沙龙”活动,2019年共有200多篇(首)会员作品在区内外刊物发表。

延庆作家协会在周建强(笔名周诠)的领导下,拒绝世俗喧嚣,追求审美境界,他与副主席郭强、周宝平,秘书长许青山等人一起,合力搭建“妫川文学”的浪漫谷。举行了“2020—2021年度妫川文学发展基金颁奖会”,公布了第三届妫川文学发展基金项目暨第二届妫川文学奖评选结果并为获奖者颁奖。共有12部作品参评妫川文学奖,4名作家作品集申请资助出版。获奖的8部作品是长篇小说《白乙化》(周诠),中篇小说《王东方进城》(张和平),短篇小说《老杜的新房》(夏雪飞)、《老白》(赵文新)、《神算耿半仙》(远山),散文、报告文学《东门营留住乡愁》(孙广勋)、《绵绵梆子情》(金桂枝),诗歌《诗八首》(林遥)。郭东亮的随笔集《元明清文学中的延庆方言》、梁小兰的诗集《镜中的尘土》、申润民的诗集《致敬阳光》获得2021年度资助出版。

“妫”已成了延庆地标性的文化符号而使用,如“妫川书院”“妫水人家”“妫河森林公园”等冠以“妫”字,更有厚积薄发的“妫川文学”作家群。唐朝设妫川县,《史记》中炎帝与黄帝部落之间的“阪泉之战”发生在延怀盆地,即今日延庆一带。于是,延庆妫川有了悠远的历史意涵;于是,过去的“延庆文学”便成了今天的“妫川文学”。

五、附录:《妫川文集》11位作家,12部作品书名(北京出版社、2022年1月版):

石中元《白河之光》(纪实文学集);

郭东亮《妫川骄子》(报告文学集);

远山《山一程 水一程》(诗集);

华夏《平凡的生活里总有不期而遇的感动》(散文集);

谢久忠《长城断想》(文学自选集);

陈超《韵扬妫水》(古诗词集);

张和平《海坨山的呼唤》(散文诗集);

浅黛《流年情深》(散文集);

周诠《龙关战事》(小说集);

林遥《秉烛行吟》(散文集);

乔雨《跨越心墙–乔雨诗文作品选》;乔雨《镜头里的日子–乔雨纪实人像摄影集》。

注:本文作者石中元、北京作家、北京市延庆区作家协会顾问、出版界高级编辑,曾任中国人事出版社编辑室主任,著有《来自地球村的报告》等三十余种著作。

2022年3月10日、石中元撰写于北京延庆温泉西里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